易游娱乐- 易游体育官网- 体育APP一场历时半年的全民狂欢——“苏超”照见中国足球罕见活力
2025-11-04易游体育,易游娱乐,易游体育官网,易游,易游体育官网,易游体育网址,易游体育网站,易游体育入口,易游体育注册,易游体育下载,易游体育app,易游app,易游官方网站
11月1日,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决赛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共有62329名球迷到场观赛。视觉中国供图
11月1日晚,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落下帷幕。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内,62329名观众到场观看决赛,再次突破“苏超”单场观众人数纪录——“黑马”泰州队“一黑到底”,在点球大战中4∶3击败南通队,捧起冠军奖杯。
半年之前,刚刚揭幕的“苏超”只是全国各地大大小小足球联赛中的一个;半年之后,它已经成为“现象级”的全国性话题。一张张球票、一场场直播、一座座城市,这届历时半年的省域足球联赛,不只是江苏省和足球人的“热闹”,更是中国民间足球赛事的一次完整实践——“苏超”见证了一个地方性业余赛事从“草根”走向“专业”的可能,也让更多人看到体育与城市、文化、社会之间新的连接。
“能买到票”是“苏超”观众难得的幸运事。自从“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火遍全国,“苏超”各场次比赛一直处于“一票难求”的状态。由此产生的黄牛高价倒卖“苏超”门票的现象一度引发各界关注,江苏公安随即开展专项行动破获多起倒票案件,“苏超”场外环境得以清朗。
巨量的票务需求也督促组委会更加努力“为民服务”。自“苏超”第10轮起,组委会启用了全江苏省统一的预约购票平台,购票方式由“抢票”调整优化为“预约+摇号”制,抢票难、售票平台系统卡顿、功能不完善等客观难题一步一步有所好转。
严打黄牛,公示处罚结果;统一管理,调整抢票购票渠道。在赛场外,“苏超”给国内体育赛事票务发售、黄牛治理提供了有效案例。没有“票贩子”和“烂系统”扰乱,“苏超”球迷的观赛热情和精力便能够更多地投放在赛场内支持每一名运动员、欣赏每一粒进球,而不是被复杂、难用的抢票系统拒之门外。
今年的苏超决赛阶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广电总台、咪咕视频组成联合转播团队,引入4K+HDR超高清制作系统、AI镜头识别与多机位切换,为没能“中签”入场的观众准备了媲美职业联赛的线上观赛体验。部分城市影院还推出“第二现场”观赛:8K大屏、环绕音效、同步弹幕——不少球迷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上次在影院看足球比赛,还是去年的‘欧洲杯’,大屏就是爽。”
更为全国球迷津津乐道的是“苏超旅游”。“凭球票享景区门票5折、收费展览6折、精品演出7折、线折”,虽然球场上的成绩成为“玩梗”对象,但常州市推出的超值文旅礼包既让广大远道而来的球迷“玩得爽”,也带动了城市旅游增长。
整个“苏超”赛期,江苏省各城市文旅“各显神通”,全线带动文旅发展。数据显示,截至“苏超”第15轮,江苏省共举办84场比赛,主场城市比赛日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397万人,同比增长17.71%,其中接待外地游客1370万人次、同比增长23.53%,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达139亿元。
毫无疑问,“苏超”已经成为赛事驱动型文旅经济的典型样本,正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外溢效应”。跟随着“苏超”的脚步,“粤超”“浙超”“鲁超”“川超”等各省级城市联赛也进入了运行阶段,一些省份在年度体育发展规划中,已将“打造城市联赛IP、推动体育与文旅融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苏超”已经以一省之赛,推动全国地方体育赛事、城际赛事向更新的阶段迈进。
在德国足球赛场,多特蒙德与沙尔克04之间的“鲁尔德比”历来是最激烈的焦点战役:两个诞生于鲁尔区相邻煤炭工业城市的足球俱乐部,象征着工业时代个体化的城市记忆与精神,转移到足球场上,正是鲁尔区人对抗与共生的现代篇章。
长期以来,中国足球版图看似不乏“德比”赛事,但类似“鲁尔德比”的“体育-社区-地方文化”链条并不丰满:体育场常常离城市太远,观看高水平运动相对“小众”,除了中超、CBA等顶级赛事之外,地方观众对本地球队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总有一段距离。“苏超”的出现,恰恰在基层层面填补了这块缺口:南京队、苏州队、南通队、淮安队、宿迁队……“苏超”的13支球队直接以城市命名,简单淳朴,展示出大气磅礴的城市气质。
在南京,主场看台上不分你我的呐喊声传递着这座“六朝古都”的包容与气度;在苏州,赛场环境与球迷应援方式像驰名世界的“苏州园林”一样精致细腻;在淮安,特殊地理位置形成的水运陆运交通枢纽的“南船北马”意象被画进队徽;而在宿迁,来自“项羽故乡”的球员球风凶悍,颇有“西楚霸王”的威武雄风。
“散装江苏”虽是笑谈,但在“苏超”赛场上,江苏省各个城市鲜明的地方文化得以延伸,让城市记忆、城市形象有了更具体的出口。与职业联赛不同,“苏超”的大部分观众是本地居民,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足球迷”。泰州的家长带孩子到决赛场“远征”看球,南京的大学生组团到场助威,南通商户贴出“今日有球,南通加油”;各地赛事期间,志愿者、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共同参与……在江苏省各地社区,“苏超”已经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盐水鸭、大闸蟹、小龙虾;楚汉争霸、坚实务实、南船北马。从每个城市的美食、特产,到诗词歌赋、历史典故,世世代代普通江苏人构建起的不同文化和日常生活借由“苏超”进入足球场,塑造了场内的比赛风格,场边的呼喊口号。
如同“鲁尔德比”一样,植根于各个城市的球队,也让竞争与合作有了新的意义。“苏超”赛场上,宿迁队与淮安队的“楚汉德比”、南京队与苏州队的“古都对话”,不仅是比分之争,更是不同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互映。体育与本地社会的深度融合,已经在“苏超”赛场悄然成形。
在“苏超”带动的观赛与参与氛围下,江苏省地市层面的青少年赛事体系也在加速完善。今年6月,南京提出依托“足球竞训数智平台”打通幼小初高“一条龙”;7月,昆山发布《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每年组织覆盖三学段的U系列足球联赛,为体教融合与城市梯队建设提供更稳定的竞赛供给。
因“苏超”之热,地方足球已经有了更多“内生动力”。这股热度的持续,不再是“苏超”赛事层面的短暂繁荣。越来越多的校园球场在放学后仍灯火通明,地方教练、体校教师、业余俱乐部都在“苏超”氛围的感染下重新找到了归属感——他们不再是“体系外”的旁观者,而是地方体育生态的建设者,中国足球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体育活动为个体提供的情绪价值越来越大,这是一种可以让人全身心参与集体协作的方式。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到现场观看世界杯、奥运会难以做到,因此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发生在身边的“苏超”就成为这样的“出口”。
本届“苏超”,线万人次,赛事相关线万次。人们在看台上、屏幕前共同见证一场又一场“城市之战”,在弹幕、评论、短视频中发表对比赛的看法、分享精彩瞬间。社交媒体上,“抢不到票”的遗憾、“我也没票”的调侃、“为城市而战”的激情,是每名观众具体而微的参与方式。
“苏超”之所以引起全民共鸣,是因为它把体育重新带回了生活场景。赛场上踢进点球的“MVP”,或许就是你的邻居,他的老师。与朋友相约看球、带全家一同远征……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参与,让足球回归触手可及的公共生活。
毫无疑问,“苏超”真正带动了很多人切身参与到足球和体育运动当中。“看他们踢比赛,搞得我也想试试了。”各地球迷群里,总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江苏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是,“苏超”赛事期间,江苏省业余场地利用率提升近20%,社区足球报名人数翻倍,居民因为“苏超”加入球队、报名赛事、走上球场。“苏超”让足球在潜移默化间完成了角色转变——它不再是运动员、媒体或主办方的盛会,而成为人人皆可参与的“体育日常”。
“体育运动,就应该让普通人参与竞争、感受公平”,这句话恰好概括了“苏超”带来的社会价值:无论是职业球员还是上班族、学生还是个体工商户,人们都能在比赛、观赛中得到共鸣。
“苏超”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一个足球联赛,它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中国足球罕见的活力,显示出中国体育巨大的发展空间。当体育真正融入生活,孰胜孰败便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重新相信,诞生于普通人的体育比赛,能够书写出自己的美丽篇章。


